电动化开启汽车革命上半场,马力成本相对油车时代大幅降低,廉价马力使汽车动力体验高度同质化,智能化引领汽车革命下半场,算力是汽车发展新马力。
2024年10月25日,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实验室主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晓宇提到,在整车中央集成式EEA趋势下,动力控制架构将按“控制集中化,执行分布化”思想,往动力域和运动域跨域融合控制发展。基于整车SOA软件大架构,动力软件将高度平台化、模块化和功能原子化,通过平台化复用和原子化组合实现差异化体验打造。整车则从全面电动化到电动智能化发展,动力/底盘跨域融合进一步提升安全托底、敏捷操控、舒适驾驶性能,打造极致体验。
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状态
从创新曲线视角看,晚期大众已经接受新能源产品。晚期大众对产品的需求特性与早期市场有所不同,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耐用性、高性价比,以及能否全面满足其各项需求。
今年以来,可以观察到NEV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BEV。然而,从总量的角度来看,BEV的未来仍然具有更大的潜力,其中一个关键的变量在于固态电池的突破性进展。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拐点将在何处出现?其变化的速度又会有多快?这些都将取决于该技术代际更替的速度。
未来产品的定义将直接决定其成本结构,进而对产品的盈利性产生深远影响。各类企业都会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资源,积极投入到产品创新之中,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从本质上看,如何以优质的供给来满足更广泛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重大挑战。
认知
动力系统变换后,智能化随之而来,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我认为可以用四组词来概括。
第一组词是马力、算力和运力。动力系统是提供马力的,而未来Z世代这一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自幼便与电子产品相伴,他们对于未来汽车的定义及驾驶体验的认知,显然已超越了传统范畴。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马力逐渐转向算力。
随着算力的发展,当诸如特斯拉发布的Robotaxi等技术完全实现后,算力本身也将不再是核心关注点。因为届时,车辆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会演变为物数融合、虚实一体的智能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将深度融合,车辆则转变为运力工具与智能工作平台的结合体。
法拉利12Cilindri是7900元/马力,百公里加速3s。而现在,以长安为例,阿维塔是570元/马力。这种变化是量级的,意味着马力已经变得不值钱了。
第二组词是解耦、分离和集成。解耦要求硬件与软件实现解耦,软件组件之间则需实现分离。而这些分离的元素最终需通过有效的集成,形成符合研发目标的对象与成果。
在此背景下,我们内部所使用的电子电信架构,其实更应被命名为计算通讯架构。这是因为,面向未来,这一架构实质上旨在引领人类迈向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体。在此融合体中,计算、通信与控制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底层技术。
第三组词是跨域、融合和智体。回归动力这一主题,其实绝大多数人在驾驶或乘坐当前市场上的电动车时,并不会感受到动力性能不足。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在电动化时代,如何在高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竞争?未来,真正的创新可能源自跨领域的融合,即向将车辆打造为未来智能数字体的方向努力。从技术角度来看,涉及电子化和电动化,从最终成果来看,应追求的是智慧化和智能化。
第四组词是工具、智人和智群。去年,我们明确提出了未来可以把车打造成智体的理念,包括拥有如人体般的物理载体以及如同人类智慧大脑般的智能核心。当车体与智脑均达到高度发达的状态时,它们所能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我们称之为“智服”。基于这一视角,我对于未来趋势的理解是,智能与智慧的发展将促使尽可能多的非电子化部件向电子化转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关系。
我认为在未来,我们对新汽车的认知将发生深刻变革。自八年前朱董事长首次提出新汽车新生态的理念以来,我们每年都对其进行迭代升级,至今内部版本已演进至8.0版。然而,未来的汽车究竟会呈现何种形态?它将是基于数据驱动、具备生命特征并能自我进化的新物种,其智能移动性将向人类的发展方向靠拢,拥有一系列卓越的能力,其根本变化是从工具向出行产品服务和生态转变。
进一步展望,从工具向智人的进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智人向智群的演进。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车辆将不再需要人为驾驶,此时,车内的时间和空间价值将成为汽车企业应着重探索和挖掘的新领域。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拥有使用工具和具备社会秩序的典型特征。那未来的智能体在拥有智慧的同时,是否也需要某种秩序来维系其运行?答案是肯定的。智能体之间也需要建立类似社会规则的联系,以实现万物互联或智能体互联。未来,无论是人还是车,都将融入智慧界,成为智慧交相辉映、相互协同关联的一部分。
实践
动力方面,长安汽车一直保持着引领地位,早在2011年,我们就推出了首个动力品牌,而2019年推出的蓝鲸动力系统在市场上至今都广受认可。今年3月,我们将其升级至2.0版本,并基于软件应用的角度再次发布,命名为“智慧新蓝鲸3.0”。
技术层面,我们做到了如下内容。第一,以电池为核心推进动力“老四化”,如平台化等。第二,以软件定义动力赋能智能智慧。第三,算法在智能交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整体上看,人类、车辆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在未来将演变为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在此过程中,算 法对于能耗效率、驾乘体验等一系列因素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长安汽车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实质性的探索,并且将持续不断地推进相关工作。
从动力系统的闭环管理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实现了轮端扭矩与轮端目标加速度的闭环控制。其中,轮端加速度的闭环控制对于用户的驾驶感受而言具有最直观的影响。它能够确保车辆的加减速度不受地形的影响,通过算法进行精确调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平稳和舒适的驾驶体验。通过我们研发的这套算法,驾驶员需要进行的刹车或加油操作减少了60%。
(以上内容来自实验室主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晓宇于2024年10月24日-25日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发表的《从ICEV到ICEV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演讲。)